上古-精彩大结局 伏羲木公-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

时间:2020-10-02 08:11 /架空历史 / 编辑:Alan
小说主人公是木公,伏羲的书名叫《上古》,本小说的作者是什方子倾心创作的一本玄幻、历史军事、无限流小说,文中的爱情故事凄美而纯洁,文笔极佳,实力推荐。小说精彩段落试读:但是,这种说法矛盾较多,经不起推敲。其一,浚县大伾山和位于邢台市任县、巨鹿的大陆泽,都处于同一经度上,是正南正北方向;而华北平原的地

上古

作品年代: 现代

阅读指数:10分

作品状态: 全本

《上古》在线阅读

《上古》精彩章节

但是,这种说法矛盾较多,经不起推敲。其一,浚县大伾山和位于邢台市任县、巨鹿的大陆泽,都处于同一经度上,是正南正北方向;而华北平原的地是西高东底,从大伾山向大陆泽引分洪,不如向偏东北方向直接导洪入海来的顺畅。实际上,大禹确实从浚县大伾山向北开挖了一条分洪渠,但它没有注入大陆泽,而是和古漳汇流,经过河北的曲周、临西,在清河一带折向东方,直接流入渤海。临西县有一处古堤,人称鲧堤,传说是鲧、禹治的遗迹。经挖掘鉴定,说是宋代留存。作者认为,这个鉴定并不能否定鲧、禹时期在这里修过大堤,因为洪溃堤,大堤往往会被夷为平地,甚至会冲出一个大坑,人们不得不就地重建新堤,原始的遗存当然就挖掘不到了,而它原来的称呼却演习了下来。

其二,禹贡大河是最经过一条做降的河入大陆泽的,因此,找到降成了给禹贡大河验明正的关键。沿着从浚县大伾山引出的分洪渠往下走,却找不到降。为了附会《禹贡》,有人把流经河南省淇县的淇去瓷说成是降,但淇之名秋以早就存在了,因为《诗经》中曾提到它。还有人说,山西省屯留县有条河。但是,这条降还没有走出太行山就汇入了漳,难圆其说。

其三,《辞海》“大伾山”条载:“《书•禹贡》导河:‘东过洛汭,至于大伾。’…汉晋南北朝以今河南荥阳氾镇西北成皋故城所在之山为大伾,见《经注》《河注》、《济注》及所引汉晋资料。唐以以今河南浚县城东黎阳东山为大伾,见《括地志》等。”现在我们明了,从大禹治到唐代,已经过去了三千余年,当年大禹在太行山坡地上开辟的分洪渠早已湮没,不见了踪迹,人于是把浚县的分洪渠当作了禹贡河,并把黎阳东山冠以大伾山之名。

其实,大禹从荥阳大伾山一带沿太行山坡地向北引分洪渠一事,在《禹贡》中就有明确记载。在谈到冀州的治理时,文中有“覃怀致绩,至于衡漳”及“大陆既作”等表述。意思是,西来的黄河在覃怀得到控制,又引北上,横穿漳入大陆泽。覃怀,古地名,在河南省武陟县境内,与荥阳大伾山隔河相望,这里也正是南北调中线工程横穿黄河之处。

大禹为什么选择此地开挖分洪渠呢?司马迁在《史记•河渠书》中,对黄河治理路线有几句简单明了的总结,不妨摘录如下:“故河自积石历龙门,南到华,东下砥柱,及孟津,雒(洛)汭,至于大伾。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,湍悍,数为败,乃厮二渠以引其河。北载之高地,过降,至于大陆,播为九河,同为逆河,入于东海。”这段文字并不难懂。原来,“黄河之天上来”,抵达大伾山时,居高临下,如脱缰的马,厢厢而下,给下游平原造成极大的冲击。为此,大禹经过数度失败之,才决定在这里挽狂澜,引沿着山坡北上大陆。北魏郦元在《经注•济》中,对此处形有过精彩的描写:“…伊、洛注大河,南则缘山,东过大伾,回流北岸,其郁懞,怒涛湍急疾,一有决溢,弥原淹,蚁孔之,害起不测,盖自姬氏之所常蹙。昔崇鲧所不能治,…”最两句中的“姬氏”和“崇鲧”,指的是黄帝和大禹的潘瞒鲧。文字中透,入主中原的黄帝就曾经为此头不已,而以治失败载入历史的鲧,很可能就是在这里栽了个大跟头,被革职判刑,流放到羽渊。岂只上古,有史以来,黄河在武陟一带决无数,都给下游造成了灭之灾。仅就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到,大禹治去牵无古人,无来者,是值得中华民族大书特书的辉煌一页。

现在我们可以明确地说,大禹从荥阳大伾山向北开辟的禹贡大河,与如今的南北调中线几乎是重的,只是在穿过河北、河南两省界的漳,南北调渠继续沿着高坡北延,直到北京;而所谓的禹贡大河则从邯郸开始走下坡路,偏向东北方向,与从太行山上流下的降,注入大陆泽。在邢台至邯郸间的高速公路上,有“支漳河”和“地基”等标示,很可能就是其流经的遗存。

关于降,现在可以撩开它神秘的面纱了。《汉书•地理志》注云:“降,在信都。”历史上的信都有两说,一是在冀县及其周遍一带,汉代曾置郡、国。这个信都在大陆泽以东的百里之外,从东向西排洪不大可能。二是在如今的邢台市西南古邢国一带,秦朝时曾置信都县,此虽经数度易名,一直有信都之称。《汉书》所指信都,应是此处。邢台的哪条河是降呢?符条件的是横贯邢台城南的大沙河。大沙河的下游流入大陆泽,而它的上游有条主要支流川,还有一个古老的浆镇。浆者,降也。音同,只是字不同而已。降从太行山上倾泻而下,犹如天降,所以古人称之为降人也许见浊如浆,于是写成浆,大概如是。这种随意更改地名的现象古今都有,给人造成了不少烦。

大禹治轰轰烈烈,波澜壮阔,涉及的范围之广泛、员的人之众多,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以想象的,是世界上任何民族都不曾有过的。不要说遍及九州的治理工程,单就在黄河下游扇面形的平原上,就疏浚、挖掘了十数条骨。除了上文提到的两条分洪渠,其中较大的工程还有开辟漯、(今徒骇河)疏浚济、并从荥泽引向东通过泗去看入淮河。骨之间,又十里一大渠、一里一小渠,挖掘出纵横错、密密颐颐的沟洫。通过这些河渠沟洫,将频发的山洪以及因海浸形成的多年积排入大海,使广袤的华北平原又呈现沃良田。大禹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,它不仅再造了九州河山,为代子孙重塑了家园,而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伟大而丰富的精神遗产,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斗不息。

(255 / 256)
上古

上古

作者:什方子 类型:架空历史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